我局于2011年12月22日受理了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交的“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一期安置房“和合家园”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审批申请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

建设项目名称
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一期安置房“和合家园”建设项目
建设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建设单位
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建设规模
和内容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41245m2,建筑面积1371561m2,居住15517户。项目由53栋高层住宅组成(其中18层23栋、28层19栋、32层11栋),项目配套用房包括商业、幼儿园、小学、居委会、社区服务、社区保健站、物业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站、地下车库组成等。
排放标准
1.废气:餐饮业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2.废水:园区污水处理厂未建成投运前,小区生活污水需自行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小区生活污水可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进入污水处理厂。
3.噪声: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4.电磁辐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
1.废气:天然气作燃料,设置集中式烟道超屋顶排放;食堂、餐饮业油烟废气安装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入专用烟道超屋顶排放;车库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设置烟道引至地面排放;隔油沉淀池臭气经专用管道超屋顶排放;垃圾收集点合理布置收集桶;各废气排放口避开人群居住和活动频繁场所。
2.废水:小区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小区自行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后入御临河,最终排入长江。待园区(五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小区生活污水可按三级标准进入污水处理厂。
3.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声源经隔声、减振以及合理布局后,噪声不会对产生扰民影响。商业用高噪声设备(如冷却塔、风机、泵等)的设置,需单独进行环评。
4.固体废物:小区按建筑单元设置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由各住户分类袋装化,由物管公司收集到垃圾收集点,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外环境影响:
根据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临寨子路一侧建筑物A组团1-4#、B组团2-5#,紧临公路约15-19m,昼间临道路一侧建筑物不能满足2类标准,昼间超标3dB;夜间超标5dB。临唐复路一侧建筑物为B组团1#(50m)、7#(53 m)、10#(60 m)、12#(82 m)、14#(112m)、16#(144m)建筑,昼间1#、7#、10#建筑不能满足2类标准,昼间超标1-2.3dB;夜间1#、7#、10#、12#、14#、16#建筑超标2-7.5dB。交通噪声对临道路一侧建筑影响较大,特别是夜间。须采取隔声措施。
220kV朱坪南线自小区南侧东北向西南穿过,留有高压线保护走廊,边导线距项目最近建筑物水平距离约16m,导线离地高度最近约为19m。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建筑在现有设计条件下,建筑物各处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项目受输电线的电磁环境影响较小。
评价结论
拟建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两江新区以民生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在拆迁安置中重视民生、在开发建设中改善民生,使两江新区建设成为缩小“三个差距”的先行区。项目的建设符合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规划,区域环境现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建设,无明显制约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文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从环境影响角度,项目建设可行。
反馈意见:临公路一侧建筑物采用隔声墙、窗,以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截污干管的建设,确保项目竣工时(2012年全部竣工),小区污水全部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89181701
传 真:89181940
电子邮件:cqhbjhpc@63.com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1年 12月22